<
>
胡同引力场
< / >
简介
×
胡同,如果我们不往四合院内塞进各种各样的新功能,又或者不再仅仅是替换老旧的门窗,模拟一些日本的侘寂风或小清新来装饰中产阶级的趣味。除了这些惯用的保险的审美趣味以外,有没有其他的视角,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旧城激活的问题,寻找新的可能。

城市更新其实不只是一个美学问题,它需要的是空间组织关系的更新,以此来吸引新的人群和能量注入激活。此次设计面对的是多方物业,繁复的产权关系和条款限制。

基地位于南锣鼓巷附近,北京最富有争议的胡同改造区之一。建筑位于京杭大运河遗留的古河岸旁,曾一度被马路覆盖。现今被挖掘保护起来,留有部分明清时期的砖石河岸。业主获得了这个项目的经营和部分改造的权限,并引入图书馆,咖啡吧,展览,小型活动等多元属性,希望我们能将这块古老的博物馆属性空间,改造成更具年轻,更富活力的公共空间。

作为文物保护单位,原有的立面不得破坏,室内木结构,砖墙均不得进行任何改动。整个院落虽然地处北京城中心地段,被定义为博物馆职能,但受限于胡同固有的封闭和层级化的空间结构(北京存在一系列这样占地不小但无法开放的胡同院落博物馆),一直无法很好的向公众开放服务。旁侧的玉河遗址,也未能与院内的空间发生足够的情境联系。

临时性的介入:
我们利用一层看似透明的,隐形衣似的玻璃表皮,去包裹整个院子。将前后两进院子在光学上做了透明化的处理。这层表皮把所有的现状条件做了保留(因为我们也无权更改),而只要一声令下,这层表皮也可以随时被拆卸,被复原成原始的面貌。
进一步,我们在两进院子之间的正房创造出了一个引力场。整个地块的院落,以及河边复杂的环境均受到了这个引力场的吸引,而产生异变和波动。一种看不见的引力在扰动整个地块的空间流动和视线关系。

看似透明,实不透明:
前后空间仿佛可以透视看穿,但因为光线在波浪形的表皮上进行多次的反射,折射和透射,影像变得模糊暧昧,真正的情境是无法被阅读到的。看似透明的空间关系,营造出来的诗意空间,其实只是一场镜花水月。

表皮的空间化:
被空间化了的表皮,形成了传统北方民居在冬天时候需要的一个门斗(穿堂风是北方民居在冬天的禁忌)。也提供了一个仪式性的入口。在正房的内部,两个夸张的巨型玻璃光学仪器将房间分为接待区和阅读区。透过这两个西洋镜,可以看到过去古老的胡同生活,呈现出一个被模糊了时间性的影像,既不是过去,也不属于未来。既真亦假的现实。


项目名称: 胡同引力场
地点:北京
层数:1F
建筑面积: 298 m2
占地面积: 940 m2
业主:春风文创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设计单位:戴璞建筑
主持建筑师:戴璞
设计团队:郭露露,  Mohamed Hassan El-Gendy, Sooyeon Jeong, Yoomin Lee, 李存浩
设计时间:2018.03-2018.09